地质速闻
分享到

从《温家宝地质笔记》中感悟成长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7-03-08    

 

从《温家宝地质笔记》中感悟成长

 

温家宝总理在我的印象中,是位温良谦恭,务实的好总理。带着崇敬的心情翻开《温家宝地质笔记》,透过收录其中的160余篇学习笔记、632幅手迹影印件、思忆文章24篇和50余张照片,仿佛能看到他完整的成长缩影。

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更能深刻理解这本书的力量。温总理热爱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做事严谨、扎实、肯干,眼界开阔、立足当下、胸怀远大。作为老一辈地质队员,他将十八年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地质,他扎实的技术水平和刻苦肯干、勇于奉献的精神获得大家的认同。这本蕴含他一生成长轨迹的书,更值得我们细细挖掘。

成长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知识是进步的基石,是巨人的肩膀。新时期,地质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资源地质向服务型大地质转型,处于改革的转折点上的我们需要继承发扬“三光荣”精神,积累广而专的知识应对一切挑战,铺就成功的道路。

知识的广度需要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温总理爱好阅读,他的“小木箱”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仅在书中提到的书籍就涵盖地质、哲学、诗歌、历史、经济等领域。每本书都吃透,就《呐喊》看了三、四遍,有时为了增进记忆而抄书,写学习笔记、札记和体会等。读书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和休闲娱乐,是生活最佳的调剂品。

知识的精度需要实践,实践出真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温总理在书中将地质比喻成“是一本记载几十亿年大自然神奇演化的‘天书’,岩石和矿物如同它的书页,蕴含着地质演进的信息。要读懂这本‘书’,需要到大自然中去亲自观察、触摸、体验、感受”。他认为,岩石的颜色、粒度、纹理、形状及其间的化石、矿物的硬度、密度和晶体结构,都是“天书”中的“摩尔斯”密码,具有真实的含义。唯有破解密码,读懂“天书”方可领略大自然的壮观和精妙。地质工作强调真实性,作为地质队员需要真实客观详细地记录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它们是几十亿年大自然神奇演化的结果,就像多元多次方程的元和次,蕴含无尽的解。

没有真实的地质就是空中楼阁,温总理在野外考察中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即便路再长,山再艰再险,也得咬紧牙关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温总理在18年的地质生涯中,以长千余公里,宽数百公里,海拔多在40005000米之间的祁连山为始点,从天山到长白山,从横断山到武夷山,从秦岭到南岭,从罗布泊到黑龙江畔,他始终坚持用双脚去丈量这条收获丰厚的地质路,积累了丰富的见闻、学识和实践经验,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还需要科学的态度。这本书中大量出现的词汇:坚韧、思考、调研、勇气。还提到作为父亲的他,只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个道德品质的楷模,别的不会给予什么,教育孩子当个顶天立地的人,不靠天,不靠地,也不靠父母,要自强自立。温总理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可以不顾危险下煤丼收集资料取样,野外调查吃凉水凉馍得胃病,背井离乡思念年近花甲的父母……他说金钱不能衡量人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只有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祉才能,他用顶天立地,自强自立的态度,实现了大公无私,我为人人的人生价值。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成长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志存高远,有容乃大。一个人的胸怀多宽广,那他人生的道路就有多远。“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越不过去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我身在深山,但胸怀却像海一样的宽广。我把自己的工作,与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就产生无穷的力量,顽强的战斗。”随着成长,意志愈发坚定,胸怀愈加宽广,他的胸怀是广袤的祁连山,是中国的地矿事业,乃至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认为,作为新一辈的地质人,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勤学严谨,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工作,钻研专业知识,成长成熟,从而努力做有用的人,做有益于社会的人。(全文略有删减)

(矿一院  周文忠)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