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速闻
分享到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7-02-15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想来有些惭愧,身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在《温家宝地质笔记》出版几个月之后,也未曾购买来阅读,实为身上背负着地质工作者的称号感到羞愧。

然而,迟到总比未到好。正好借此机会,拜读温家宝总理最为真实而又富有那个年代地质人烙印的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

虽然时间较为紧促,再则工作繁忙。但我想,面对几十万字数的地质笔记,不希望是那种匆匆一瞥、不加思考、感悟式的读后感。未建立在通篇仔细拜读思考后的“感”,可谓是敷衍搪塞。不论是对自己抑或是他人、甚至是于作者而言,都是一种不尊重。

何况,从中获益良多。

淡黄绿色的封面上隐约透露着清晰而有条理的笔记、熟悉的地质符号、地层、构造素描图,还有那延绵的崇山峻岭……光是这简单朴素的封面就让我按耐不住想要开卷一览的冲动之情。

《温家宝地质笔记》这本书选取了温家宝在地质系统工作时的部分笔记、日记、文章,共有野外地质考察笔记、管理工作笔记、调研笔记和学习研究笔记四个部分。其中,有他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绘,也有对地质工作的实践和认识,更有深入基层调查的经历、收获和启示,还有对自我的要求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感情。笔记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温家宝同志对地质工作的专注、执着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记录了一个年轻地质队员成长的历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地质工作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阅《温家宝地质笔记》,不难理解为何他能一步一步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而当上了国家领导人。这一切都与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思想精神分不开。

从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淘洗重砂,打岩矿标本,仔细认真做好野外地质调查记录,到之后管理岗位的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奔波基层调查研究,再到后来走上地矿部任职,温家宝很好地诠释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很难想象,如若一个人没有这扎实稳重的一跬步一跬步地前行,又如何能至千里呢?!他三十岁多岁就已当上了处级干部,有人便开始羡慕他,但他们却不知这背后是经过多少个寒冬腊月、寂冷深秋的磨练,又是有多少段跬步积累起来,才能达到在他人看来的“平步青云”呢。

这样的执着信念、精神态度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很是值得学习。在这个心气浮躁,吵杂逼仄的时代,再加上正处于迷茫困惑年纪的我们,容易迷失了方向,而成为随波逐流、漂浮不定的无根浮萍。我不禁想到了杨绛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多么一针见血的话语,赤裸裸地指出了当代迷茫青年的问题之所在。而我在未曾认真开始读书阅读之前,却未能真正理解这一简单的话语。

夜深沉而寂静,每至读完一选节,掩卷静思。不经意间,抬起头,望见了屋里不知是何人在何时书写的四个字:“功不唐捐”。是啊,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白地浪费掉的,必然是会有回报的。曾几何时,是那么的怀疑、彷徨,在内心深处不断地质问自己,何时是个头?尽管现今的我,已不再感想“颇多”,而阅读这本笔记,更是坚定了内心的信念,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前行,努力锤炼“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优良品质,而这也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在人生事业里所应具备的品质,因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白地浪费掉的,回报会在恰当的时候回馈于那些付出艰辛汗水的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

透过字里行间,时刻能够感受到温家宝对于一件事一个目标一门学科,都是那么一如既往地坚定执着,誓要去达成或是攻克下来。正如那竹石,纵使有千磨万击亦是东西南北风,定要立于碎岩中。

刚参加工作,他深知自己与已工作有些年的老地质工作者之间,存在理论知识、工作经验方面的差距。每次出野外,他总是较其他队员多提问,联系以往所学过的地质知识结合地质特征进行思考探究。而在出工回驻地的后,就在其他队员或休聊天息、或打牌消遣时,他总会一个人在马灯下翻阅着专业书籍,时刻关注最新的地质理论知识,并尽可能地运用到当前的地质工作当中。

而在之后的慢慢走上管理领导岗位后,面对新的岗位和更重的责任,他深感自己的知识水平、经验积累和工作能力,同党和人民的要求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面对这样的差距,温家宝始终保持着清醒,并能够更加自觉、奋发努力地去学习和工作,独立负责地做好党和人民给他的工作。因为他深知,世间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标,即使路再长再远,山再艰再险,也得咬紧牙关走下去。在每一年的年末收队回到队部后,他规定自己定要掌握一门学科,在四十五岁之前熟练掌握英文……

到达终点的目标有多远,想要攻克的难关有多艰辛,还是需要克服的心志有多累,温家宝总能以竹石咬住青山坚忍不拔的意志,执着坚定的信念和钢铁顽强那般拼搏精神,一个个达成攻克。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刚从基金项目转变到市场项目的那一段茫然无措的时光。然而现在回想起来,那并不算是什么困难,只是咬一咬牙,加几把劲的事情。也是在那之后,在我遇到在我看来似不能攻克的困难时,时常在内心提醒自己,没有什么难关是过不了的。一如《笔记》中记到:“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

心怀天下,情系民生

对于出生在教师世家的温家宝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养成了爱读书、爱阅读的习惯。中外历史和文学巨著都是他书桌前、枕边旁的贴身“伙伴”。从这些巨著中,他认识了历史的厚重和启示、人性的善恶、精神的力量……在朦胧中他开始思考将来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是有学识、有担当的领导者、为百姓、为人民的实干务实者。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理想,他选择了地质这个偏门而又艰苦的行业,作为他为人生、国家和人民而奋斗的事业。

地质是一门与大山和石头打交道的行业,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温家宝深知只要能找到矿,找到大矿,一个地方的经济就会发展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可以提高上去。在野外工作期间,不忘关心当地百姓的生活温饱问题,会为百姓没有煤作为燃料只能用牛羊粪时,心中感到不是滋味。正是他心中怀天下,情感系民生,让他不论是在一线的野外地质工作,亦或是在地质管理部门,都时刻记挂着人民群众的劳苦与艰辛。

诚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切实地去心怀天下情系民生,却可以在生活工作、身边的人事物上多些关怀与帮助。而现如今,地质工作更多地转型到地质服务工作方面,最终服务的对象终究是群众百姓。为此,我们每一位地质工作者在今后的地质服务工作中,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为国家和人民都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这就很好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初步入大学殿堂而不幸患上浸润性肺结核,负重几十斤样品,攀爬过多少高峰,几经荒廖无烟之地,如放牧般在无数个日月晨昏中艰难搬迁转移……

温家宝早年艰难困苦的岁月,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有这些通过艰难困苦过后形成的品质,让他的前程如竹子般节节高升,终成国之大器。

面对艰难困苦,不必悲伤,不必担忧,不必畏缩,所有的这些不会让我们倒下的,而是使我们成长、壮大。

因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矿一院  林道秀)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