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报国
分享到

丽水:倾心支持地质工作的地方样板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1-09-05    

丽水:倾心支持地质工作的地方样板

“广大地质人员始终坚持‘三光荣’精神,扎根山区,执着坚守,艰苦创业,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涌现出许许多多无私奉献、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演绎了一幕幕当代‘老三’的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8月9日,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专程到浙江省地勘局第七地质大队丽水基地调研。通过和一线地质队员的零距离接触,聆听他们讲述在地质找矿中的亲身经历,这位自称“与现代‘老三’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省委领导显得很激动。

临走的时候,蔡奇回过头来环顾了一下为他送行的丽水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七队的部分干部职工,然后感慨地说:“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与丽水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地质事业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丽水市的这些宝贵经验,值得各市、县党委、政府认真学习!”

身为“高官”的蔡奇因为公开自己的微博而拥有一个庞大的“粉丝”团。同时,他因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现代‘老三’,支持地矿事业的发展”的呼吁而在社会上尤其是地勘行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有关人士注意到,今年3月初,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为《中国矿业报》发表的长篇报道《  山楂树之恋  中地勘人的现代故事》批示时率先提出,“让社会各方面了解、关心和支持地质找矿工作,对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开展其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要按照徐绍史部长的要求,大力宣传地勘人的精神风貌,竭诚关心地勘人的工作和生活,积极推进我省地质找矿工作。”而蔡奇这次在七队调研之后,在盛赞七队“执着坚守”的同时,更是明确提出:“各市、县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丽水市委、市政府长期关心支持地质工作的宝贵经验”。

那么,浙江省丽水市委、市政府在关心与支持地质工作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在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即将全面铺开的时候,丽水市的经验与做法能够为全国各地的党委和政府部门提供什么样的启示与借鉴呢?

心存一种感恩

当记者开门见山,就丽水市委、市政府如何关心、支持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的地质工作采访丽水市委书记卢子跃时,这位身材魁梧、性格豪爽的“父母官”动情地说:“丽水人民对于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心存一种感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1958年成立以来,这个队的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的足迹踏遍了丽水的山山水水。他们风餐露宿,无私奉献,在为国家寻找到了大量矿产资源的同时,也为丽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古称“处州”,总面积1.7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52万,辖莲都区、龙泉市及景宁、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松阳七县,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由于地质史上的燕山造山运动,丽水山高路远,素有“浙江西藏”之称,但同时也使这里具备了富集矿床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而也使矿业开发成为该地加快经济发展的引擎。

浙江省第七大队队长、党委书记陈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50多年来,浙江七队在丽水市共发现矿种57个,矿床187处,矿点421个,探明储量的矿种26个,找到了13处大型矿床、20余处中型矿床,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估算达到800亿元以上。其中钼、铅锌、金银、萤石、叶蜡石、沸石、珍珠岩及高岭土等已成为丽水市的优势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均列浙江省首位。”

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资源基础上,丽水市的龙泉八都、遂昌湖山—黄沙腰、青田石平川钼矿,丽水西部多金属矿,青田北山—山口叶腊石矿,缙云沸石珍珠岩矿分别成为浙江省重要的萤石开发基地、金属矿开发基地和非金属矿开发基地。特别是5个大型萤石矿床的发现和开发利用,为浙江省氟化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矿业开发直接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如今,矿业经济已成为丽水部分县(市)的主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像遂昌金矿、青田钼矿等矿山,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每年缴税都近当地财政收入的1/3。

另据记者了解,该队还承担了丽水市4个测区15个图幅的1∶50000区调工作,面积近7000平方千米;完成大量物化探扫面及异常查证、地下水调查和全市山地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该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基础性的地质资料。

自1999年起,浙江七队就主动为丽水市开展地质灾害基础资料调查与研究,已完成丽水1∶10000大比例尺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每5年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避让搬迁规划。以此为基础,七队对丽水农民住房以及公路、水电站、工民建项目等进行了全面评估,对全市377所中小学校场址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

浙江七队还承担了在丽水进行旅游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调查、农业地质调查等任务。该队在青田县矿业遗迹调查项目中,发现珍稀级遗迹9处、重要遗迹17处,这为当地申报国家矿山公园奠定了基础;在景宁县,通过地质遗迹调查,为景宁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依据;在农业地质方面,浙江七队于2004年为丽水市开展了松古盆地和丽水—碧湖盆地的农业地质调查。

在确保完成国家的地质找矿与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的同时,该队主动融入地方,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丽水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出力。他们先后承担了遂昌金矿坑道施工,丽水自来水厂工程地质施工,丽水市夏河塔、松阳县延庆寺塔的修复工程,以及丽水市碧湖大桥工程勘察等项目。

在丽水老百姓的眼里,第七地质大队不仅是寻找宝藏的好手,还是抢险救灾的“神兵天将”。据丽水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朱山华介绍:“第七地质大队全力配合丽水市几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排险和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地质服务和技术支撑,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很多丽水市民至今还记得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袭击丽水时的情景。8月10日17时,超强台风“桑美”携着17级以上的狂风,驱着东海10米巨浪,压境浙江,登陆苍南……丽水市近100万群众面临着灾难降临的巨大挑战!

灾情就是命令!当夜,第七地质大队接到有关方面的紧急救援电话后,火速组织地质人员连夜赶赴灾区,深入受灾现场开展调查,进行灾情评估,迅速为当地政府提供一套翔实的防治措施和救灾方案。因为方案得当,丽水市及时转移潜在受灾群众36158人,其中,撤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8746人。

2010年3月,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马弄村后山出现一滑坡地质灾害,一村民房屋被掩埋,情况十分危急。接到国土资源部门的通知后,七队环境治理分公司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制定应急排险方案,并在两天内完成了现场踏勘、测绘工作。

“第七地质大队主动与我们市国土资源局联合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小分队,在地质灾害高发季节,24小时待命,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立下了功勋。对此,丽水人民铭记在心。”谈到七队在地灾防治中的突出表现时,朱山华赞不绝口。

据记者了解,在遂昌金矿的矿山公园里,有一个记述该金矿辉煌历程的陈列馆。陈列馆里的一角,陈列着一个地质包、一张奖状和一个茶杯。这是遂昌金矿这家曾被称为“江南第一金矿”的矿山,为纪念曾经为找到这个金矿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第七地质大队的一代又一代的地质队员而专门收集的。尽管只是几件简陋的物件,但它们浓缩着地质队员所付出的艰辛和心血、梦想与光荣。

丽水人民不会忘记,是七队的地质人员让原来荒无人烟的遂昌治岭头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黄金宝库;让原本石砾满地的青田石平川变成了繁荣的矿山;让原本毛竹成片的龙泉乌岙山变成了昼夜不息的选矿基地……在丽水市众多工矿企业直线上升的经济指标和滚滚而来的利润收益中,哪里不凝结着七队地质人员的艰辛和汗水?

把七队当自己人

有道是:有为才有位。

在丽水市历任主要领导的心目中,浙江七队既是一支仁义之师,也是一支怀揣着崇高理想、能打硬仗的精锐之师。七队带给丽水的,不仅是丰富的宝藏,而且还有一种积极向上、持之以恒、始终不渝的精神。丽水市市长王永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浙江七队为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地质队员所呈现出的大山一样宽广的胸怀,那种特有的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丽水市的领导和群众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丽水市人民一直以当地能有七队这样的单位而自豪和骄傲。七队驻在丽水,就是丽水市自己的单位,就是丽水这片土地的‘亲儿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据记者了解,丽水市委、市政府重视地质事业的发展,关心与支持地质工作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按照地勘管理体制,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地勘队伍实施属地化管理以后,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并不隶属于丽水市管理,但七队的生存和发展一直得到了历届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他们从来没有把七队人当外人,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把七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地勘局局长华宣奎深有感触地说。

现已退休的原地质七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沈庭槐至今对丽水市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一场“比什么”活动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丽水地委在全地区机关、单位开展了以地质队为镜子的“比什么”活动,与地质队比艰苦奋斗、比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这项活动给第七地质大队的职工献身地质事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带来了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几年后,七队先后获得了地矿部授予的‘地质找矿功勋单位’和‘省、市文明单位’称号。”沈庭槐回忆道。

无巧不成书。在浙江采访期间,原七队队长、现任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的徐刚给记者讲了一个现任丽水市慈善总会会长徐仁俊先生关心地质工作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徐仁俊先生曾担任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时任七队队长的沈庭槐想利用丽水市开展“比什么”活动的契机,请徐仁俊部长到队上去“看一看”,顺便讲讲“形势”。一来二往,徐仁俊对地质队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当他得知这支队伍在处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坚持为国家找矿时,很是感动,但又有点将信将疑。

于是,徐仁俊部长决定亲自到七队的野外勘查现场“去”一趟,这一“去”不要紧,一“去”就是六七天:白天,他和跑野外的地质队员一起采样;晚上,他和地质队员一同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脸晒黑了,胡须长了,脚底出茧了,身上到处都是被蚊虫叮咬的包,痒痛难忍,徐仁俊部长的内心也被强烈地震撼了!临走的时候,他只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外面都花红酒绿了,只有你们还在坚守着“三光荣”精神……

不久以后,六七个自称是“徐部长派我们来学习的”的年轻干部又来到了野外分队,同样要求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批回去以后,紧接着又来了一批……徐仁俊先生回忆,这些干部从野外地质队回到机关以后,再没有人抱怨过工作辛苦,也没有人再因为要下基层而讲价钱。据这些在地质队蹲过点的干部们反映,在地质队的经历,不仅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地质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什么是“三光荣”精神,什么叫“无私奉献”。

不久,一场声势浩大的“与第七地质大队比什么”的活动在丽水地委机关干部中开展起来,活动将第七地质大队作为无私奉献的典型,组织机关干部自带铺盖分期分批地下到地质分队、机台,和野外地质人员同吃、同睡、同劳动,学习、借鉴地勘行业的“三光荣”精神,促进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

在丽水采访时,原丽水市常务副市长吕子春告诉记者,丽水市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丽水市的历任主要领导深知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对于促进丽水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地质找矿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工作,一般的领导干部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其中的规律很不容易。鉴于这样一个事实,在省里选派科技副县长的行动中,丽水市历年都向省里要求,选派地矿系统的专家或干部到县里任职。这些干部到了县里之后,都被委以重任。他们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矿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推动了当地的地质找矿工作和矿业开发,不少地方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丽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七队丽水基地看望七队的干部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地质工作陷入困难的时期,为了支持浙江七队走向市场,走出困境,在丽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七队成立了浙江省第七地矿工程公司和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查院。

创业之初,由于缺乏资质、缺乏装备、缺乏经验,公司很难揽到项目,为了让七队度过难关,丽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七队实行“特事特办”的原则,对七队实行政策倾斜,让他们承接到了不少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查及小断面隧道施工等项目,使他们在市场中学会“游泳”,并慢慢实现了赢利。反过来,七队用从市场中挣来的钱,保存了一支20来人的地质找矿队伍,支持了地质找矿工作,使浙江七队成为全省惟一一个没有中断过地质找矿工作的地质队伍。

丽水市常务副市长陈瑞商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我还在遂昌县担任副县长,经常与七队打交道,1995年左右,那时七队正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有的地质队员为了生存,甚至晚上偷偷去拉黄包车挣点钱。当时的队长徐刚跑到我那儿,希望县里能在项目上给点支持。我二话没说,在县里开会一商量,决定将县里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交给七队做,而且项目一结束就结算工钱。县里知道,七队遇到难处了,他们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啊……”

患难见真情。记者在丽水市采访时,丽水市委副书记沈仁康,原丽水市常务副市长吕子春,原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仁俊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丽水市委、市政府和丽水人民跟七队的感情很深,尽管领导班子一任接一任、一届接一届,但关心与支持七队的地质工作已经成为丽水市历届党委、政府的光荣传统。

可贵的“丽水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七地质大队扎根丽水的53年,也是丽水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第七地质大队的53年。半个多世纪,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作为一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丽水市能够如此始终如一地把一个地质队视为己出,关心它的前途与命运,支持它的生存和发展,彼此之间形成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是令很多人感怀至深的。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丽水市逐步形成了一套关心、支持地质工作的作法与措施,那就是被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归纳、总结的“丽水经验”,即“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中支持,生活中照顾”。

现任丽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瑞商告诉记者:丽水市很早就指定一位副市长甚至常务副市长具体负责和第七地质大队联系。现任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地勘局长华宣奎同志在丽水市挂职的时候,就是对口联系七队的副市长。同时,丽水市直接把第七地质大队列为市政府的发文单位。只要与地质队有关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都请七队参加。

丽水市还把第七地质大队的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全市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对七队的干部高看一眼。据记者了解,丽水地区曾先后有两任地质矿产局局长是从第七地质大队的干部中选调的。

在干部的培养教育上,丽水市对市委、市政府的干部和七队的干部一视同仁,严格管理。有关部门要求第七地质大队的干部参加地方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同时,推动地方和第七地质大队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的互促互动,在干部的政治待遇上落实到位,并专门给七队安排了一个市政协委员名额。

对此,现任七队大队长、党委书记陈启强有着切身的体会:“我还在担任大队团委书记的时候,就经常应邀参加共青团丽水地委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以及实践锻炼活动。回想起来,那些活动使我在政治上不断变得成熟,在能力上经受了磨练与考验。那些经历让我至今都在受益。”

在丽水市的一班人看来,资源是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丰富的矿产资源只有通过找矿工作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否则只能是一堆“盲矿”和“呆矿”,“埋在深山无人识”。为此,多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服务地质找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并切实加强对地质找矿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为了帮助七大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多年来,丽水市一直坚持由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必要时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等形式,研究和集中解决七大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丽水市关心与支持地质工作,帮助第七大队解决问题,绝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地为七队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地勘局局长华宣奎说。

为了切实解决第七地质大队在丽水市域范围的探矿权问题,丽水市专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对第七地质大队的地质勘查项目给予积极配合、支持和帮助。目前,七队已相继与该市龙泉、遂昌、云和、庆元等县(市)签订了地质找矿和地质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登记探矿权12个,占全市探矿权总数的19%;承担39个探矿项目的地质勘查工作,占全市探矿项目的62%。同时,该市还就青苗赔偿等问题主动与农民协商,为七队的地质找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选择市、县两级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地质项目承担单位时,丽水市有意识地向第七地质大队倾斜。据了解,最近几年,丽水市的大部分废弃矿山、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以及1000余个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压覆矿调查评价、地质勘查等基础性工作大都由七队承担。

与此同时,该市还全力支持第七大队争取国家、省财政资金在丽水市开展的地质找矿项目,先后争取到龙泉市宝溪乡溪源田矿区多金属矿普查、龙泉市兰巨乡安吉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龙泉市小梅镇毛断铅锌多金属矿普查、遂昌县徐村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地质普查、云和县坪地萤石矿普查等5个部、省级地勘项目。

丽水市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如果能够开发利用这种资源,既能为丽水的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又能帮助七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据记者了解,为了促成这个项目,去年丽水市委书记卢子跃专程跑到第七地质大队调研,然后又亲自带领七队的技术人员跑到省国土资源厅申报课题。

在七队采访的时候,七队丽水基地办公室主任胡建国告诉记者,七队的很多干部职工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很熟,要是在哪遇到了,彼此之间还会开个玩笑,说个笑话什么的。即便是说错了什么,领导也总是笑眯眯的,一点也不会生气。据介绍,丽水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每年春节都要到第七地质大队拜年,看望慰问这里的干部职工。

“要让第七地质大队的干部职工融入丽水,成为真正的丽水人,我们不仅要把他们当成丽水人,还要把他们当家人,当亲人,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让他们感到我们没有把他们当外人,感到踏实,感到温暖。” 陈瑞商对记者说。

近年来,在丽水市地方财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市财政倒贴资金,帮助第七地质大队进入了社保地方统筹,解决了1300多名干部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在解决经济适用房的问题上,丽水市对七队的干部职工实行了与地方干部职工相同的政策、提供了相同的待遇。为了帮助七队地质职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丽水市有关政策明确规定,对从事野外地质作业的人员的子女在市区就学,给予政策倾斜和优先照顾。

据记者了解,为了进一步帮助七队解决实际问题,今年3月27日,丽水市政府专门为七大队召开专题协调会,进一步研究矿权登记、社保统筹、政策处理、基地建设、岩心库建设、子女教育等具体问题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七队进一步做大做强,为全国的地勘单位提供示范,并为此形成了专题会议的纪要。目前,这些措施正在办理和落实之中。

丽水人民的骄傲

“浙江第七地质大队尽管不是丽水市政府下属的单位,但七队是在丽水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因此,我们为从这片厚重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个全国的先进地勘单位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我们把七队的成就当作丽水人民的成就,把七队的光荣当作我们丽水人民的光荣,把七队的骄傲当作我们丽水人民的骄傲。”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七队成为全国先进的地勘单位时,丽水市市长王永康发自肺腑地说。

据记者了解,浙江省第七大队的典型事迹经本报以及其他媒体披露,并受到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等领导同志高度关注后,丽水市委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领会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

3月26日,丽水市委书记卢子跃带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天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波,市委常委、秘书长毛子荣,国土资源局长朱三华一行到七队丽水三岩寺基地看望慰问地质职工,明确提出要“宣传第七地质大队、学习第七地质大队、关爱第七地质大队”。

据了解,3月初以来,丽水市委向全市下发《关于开展向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把挖掘、宣传浙江地质七队的先进事迹作为当前丽水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第七地质大队学习的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召集媒体统一策划、组织,和中央、省主流媒体密切合作,派出宣传报道队伍深入七队的野外现场,挖掘、总结、提炼七队的感人事迹。

从3月中旬至今,丽水日报社、丽水电视台、丽水网、丽水在线等新闻媒体对七队的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新华网等国内知名媒体纷纷转载报道相关内容;丽水市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发出了《关于集中学习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深入推进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并开设了专题网页,系统收集和刊登有关第七大队的先进事迹。丽水市委宣传部还组建了第七大队典型事迹宣讲团,到各县(市、区)开展巡回宣讲。4月19日至今,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丽水市和8个县(市、区)举行了9场报告会,包括市、县两级班子领导在内的5000多位党员干部聆听了报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报道阵势,营造了让全社会都来宣传地勘人、学习地勘人、关爱地勘人,支持地勘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楼小东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要实现找矿突破,关键在人,包括七队在内的浙江省的地勘队伍是实现浙江省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主力军。同时,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方面,丽水市委、市政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唐代诗人张渭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的干部职工当然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成绩和荣誉,除了一代又一代七队人的无私奉献和始终坚守外,离不开历届丽水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始终如一的呵护与扶植,也离不开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等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

“七队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丽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局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七队广大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休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勇于开拓。”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浙江七队考察调研时的这番讲话,无疑是对七队成功奥秘的最好诠释。

(中国矿业报 2011年8月27日)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