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速闻
分享到

感悟峰山  感悟地质生活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1-11-21    

感悟峰山  感悟地质生活


峰山,位于永嘉县与青田县的交接部位,是连接相邻两县的一系列山脉。“峰山”二字,倒过来念,便是“山峰”。没错,地如其名,这里崇山峻岭,峰峦叠嶂。自然界毫不吝啬地将这里开辟出无数悬崖峭壁,深沟险壑,气势蔚为壮观。山区海拔最高有一千余米,进出山里的唯一通道便是蜿蜒缠绕在群山崖壁之上的盘山公路。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景象也越发壮观与惊险。站在山顶往下看,脚下群峰交叠,云雾缭绕,仿佛站在云端,身处天堂。

山,总是和水分不开的。如果说这里的山让人心驰神往,那么这里的水更是让人沉迷陶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群山之中造就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沟谷,清凉的山泉便沿着这些沟谷顺势而下,形成瀑布万千,宛如一条条白练悬于群山之间,在山麓又汇聚成较大的溪流。永嘉的楠溪江,江水清澈见底,令人神往,到过的人都会被江水深深吸引而流连忘返。其实楠溪江的水有一部分便是来自这里。

置身山水之间,没有喧嚣,没有纷扰,有的是“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遗憾的是,如此壮观秀丽的山水,对于我们地质工作者来说,自然是无福消受了。毕竟,地质工作者不是观光客。

我们的驻地是青田县的一个林场,即“青田县峰山林场公益林管理站”。这里除了一条进出的山路外,可谓四面环山,如同一个小盆地,抬头只能看见不大的一片天,眼光再高远的人,在这里也会变得“目光短浅”。由于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要想从这里出去,如果没有专车的话,只能依靠“11路”了。

地质工作者总是与山为邻,与树为伴。我们每天的工作便是围绕着眼前的这一座座大山,用双脚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用榔头敲击着这里的每一块岩石。由于工作区属于林场范围内,森林茂密,仅有的几条山路也基本上被植被覆盖,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山区经常有人捕猎,因此我们工作的时候要随时注意猎人的陷阱和捕兽器。

无限风光在险峰。拜壮观秀丽的风景所赐,这里的山体切割厉害,山坡极其陡峭,甚至有许多直立型的绝壁,爬山的时候极易滑到,我们的身体不知道与大山有过多少次亲密接触了。最可怕的还是山区的毒虫和毒蛇,尤其是夏天,虫蛇多如牛毛,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虫子基本上都叫不上名字,因为没见过。毒蛇有颜色鲜艳的竹叶青,有所谓的五步蛇、银环蛇、眼镜王蛇等等。于是,我们每天的工作便多了一个程序——祈祷,祈祷千万不要碰到这些不速之客。

驻地没有通讯信号,我们刚来的时候,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寻找信号。经过地毯式搜索,终于在几百米开外的一处小山腰上找到了微弱的信号,勉强能通话。滑稽的是,打电话的时候,必须“站如松,坐如钟”,不然的话,顽皮的信号可就不伺候了。这个信号区正好在一座小土地庙周围,地方不大,十来个平方左右。同事打趣道,一定是这座小庙里供奉的神仙把信号给引来了,我们最好每天都来参拜。于是,这个小地方便成了我们每天晚饭之后必到的“电话亭”,这座小庙也成了我们的“信号神殿”了。“走,去电话亭!”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鉴于每次打电话时,对方忍无可忍、几近崩溃、愤而挂断。无奈,只能舍近求远,去较远处的一处防火带上打电话了。同事经常开玩笑说,我们这里还真应了那句话,“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我们的驻地海拔900余米,高山处雷电较频繁。有一次,闪电把林场的变压器给劈坏了,整整停电三天。同事戏言,一场雷电,把我们送到了解放前。没有信号又没电的日子,确实难熬。白天倒无所谓,在野外工作,手机关机储备电量,晚上就没辙了,到处都是漆黑一片,跟老硐差不多,伸手不见五指。无奈,一到天黑,我们只有躺在床上,召开“卧谈会”,重温昔日大学时光。从天文到地理,从古代到当代,从秦始皇到奥巴马,无所不包,无所不聊,就这样聊了三个晚上。正当我们讨论第四天晚上的“议题”的时候,变压器修好了,总算让我们再次回到了现代文明。

野外的生活比较单调和乏味,白天爬山,晚上整理资料,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收音机成了我们掌握外界信息的唯一媒介。欣慰的是,大山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我们在这里待了半年多,这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熟悉,俨然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

感悟峰山,感受地质工作的清苦与孤寂,这种滋味只有我们自己能够体会。当然,也许正是这种清苦与孤寂,让我们有了一个更加宁静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我们能够更清醒地去思考,更清晰地去认识眼前的这个世界,也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人生之路!(刘健)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