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速闻
分享到

新环境 新体会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2-06-12    

新环境 新体会


清晨,随着《蜗牛》的音乐闹铃声响起,我从睡梦中醒来。习惯性地拉开窗帘看看天气,结果窗外细雨早已打湿了路面,远处的云雾也已笼罩了山头。心想刚送走了婉约轻柔,凄凄切切的春天,这么快就来个调皮无厘头的夏天。昨天阳光热烈,隔夜就翻脸下雨了。

看来今天的工作计划又要延后了,想起从新疆矿勘院调回矿勘一院从事野外工作已有三个多月之久,从荒凉广阔的西北转至山水秀丽的浙东南,就像从世界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刚入新环境时的生涩,以及在新环境中学习和适应的画面。

由于一毕业就远赴新疆矿勘院参加工作,近三年的时间里已然习惯了那边的环境,由于两地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对南方的野外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还真是心里没底。

中央基金项目组是229日进驻矿区的。新疆的野外大多是无人区、没信号、高海拔、住帐篷,而这里是农村乡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风景秀丽。一下车我就对这里的野外工作乐观起来,可没想到第一天的野外工作就让我有些手足无措。穿梭于茂密的丛林,需要扒开齐腰的灌木荆棘,忍受呛人的杂草碎屑,还得担心着随时可能出现的蛇虫。严重的覆盖常常让我为寻找基岩露头而烦恼,树林中极差的视线和随处遍布的陡崖让我们经常偏离路线而耽误工作的进度。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形,我感觉就像刚参加工作一样的生疏和无措。庆幸的是我身边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热情的同事,我清楚地记得在第一天野外踏勘的时候,他们就认真地指导我南方野外工作的注意事项,在植被覆盖严重地区的工作方法,以及亲身实地传授我火山岩地区的岩性岩相的辨认识别、地层的划分以及工作的规范要求等等。有了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下的工作。

地质行业野外工作的辛劳和枯燥,以及与家人长期分离的痛苦,这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80后来说是一种考验。我特别钦佩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身上的那种孜孜不倦、吃苦耐劳、坚定不移,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地质事业献身的精神。有一次我跟项目组的老师傅温工聊天,我问道:“你们那时候条件比现在还差,这么多年,您是怎么熬过来的啊?”温工笑着对我说:“我们那时候工作的劲头要比你们足多了,而且没有现在那么多的娱乐项目,也没电脑、手机,主要还是摆好心态,你看这里的风景那么好,我们搞地质不就是免费旅游嘛。”我想想也是,我们这一辈刚好赶上了爆发的计算机网络时代,由于太依赖网络,而缺少对主体生活的感知,也慢慢丧失发现身边的美景和寻找工作乐趣的能力了。

记得清明的时候跑一条线路,我跟往常一样像野猪似的在荆棘丛里面拱,当时又闷又热,汗水就像蒸桑拿一样从身上往下淌,再加上浓密呛人的杂草碎屑,心情真是低落到极点。在这种煎熬中,一路坚持穿过植被浓密区,来到视线较开阔的半山腰休憩时,不远处一抹亮丽的鲜红让我眼前一亮,柳暗花明的感觉让我顿时忘却了一路的辛劳。带路的民工师傅说这种红杜鹃又叫映山红,是可以吃的且特别甜,我摘了个花蕾一吸酸酸甜甜的,就像一股甘泉沁入心脾,心情也舒畅多了。

参加工作三年来,有过苦有过累,有过迷茫也想过放弃,但一直努力坚持到现在,我觉得有一种信念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老一辈地质人在野外工作时寻找地质证据时的劲头,遇到新地质情况无法解释时的焦虑和晚上挑灯研究前人资料时的韧劲。我知道作为一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和他们相比,我已经输了很多,是时候要有些紧迫感了。(叶文荣)


下一篇:雨中填图记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