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速闻
分享到

金矿归来话遂昌

  作者:王晓旭    来源:本站原创    2010-04-13    

“《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四百多年前,时任遂昌知县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创作了一曲《牡丹亭》,由此令遂昌这片竹翠茶香的土地享誉大江南北。然而一座金矿的开采,却使汤公挥泪而去,空余一腔悲憾。忿于矿税之弊,痛于百姓之苦的汤显祖,毅然辞官明志。“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如今,汤公驾鹤已久矣,惟牡丹亭曲余音袅袅,金矿遗迹斑驳矗立,千年古邑依然绮丽神秘,令人心驰神往。阳春三月,满怀欣喜和虔诚,踏往遂昌——这个历史悠久、富蕴文化馨香的“黄金世界”。

从市区出发,三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遂昌县城不大,却历史悠久,早在夏、商、西周时已有记载。历经几千年的变迁,如今的县城道路上车来人往,一片繁华,高楼林立之间依然难掩当年古镇的风采。未作停留,便驱车驶入矿山公园。“金矿博物馆”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展厅,黑色金矿原石组成的高墙迎面而立,各色奇岩雅石在展柜内相互辉映。沿长廊前行,出现在眼前的是古代工匠们开矿的模拟场景,仿佛刹那间穿越了时空的屏障,又回到当年那一场浩大的工程里,探矿、采矿、选矿、冶炼。据史料记载,遂昌金矿开采始于初唐,止于明末。历代开采规模巨大,工艺先进,遗迹更是千姿百态,扑朔迷离,有如传奇。此景虽小,却已穿越千年往事,令人叹为观止。上到二楼,看到那些精美绝伦的金玫瑰、金首饰,才又让人回到现实之中。

离开博物馆,前往明代挖金隧洞。“黄金小火车”缓缓行驶,却依旧颠簸,坐在车厢狭窄的铁板凳上,看窗外灰暗的隧道,仿佛已远离喧嚣尘世。下车,神秘的金矿大门打开,冷风吹出,洞口高足十米,里面幽长不见底,古人锤凿岩矿的声音仿佛依稀回荡。巨大的灰色矿石闪出暗暗的金色,有专业出身的同事说,这是“愚人金”—— 与金矿共生的矿石黄铁矿;前行,一尊铁人塑像正于岩壁上钻孔,神情肃然;岔洞口,有铁网围着,望进去一台机器还在滴水,似乎刚刚停止运转;隧洞维护工人正坐在石椅上静静地休息……慢步走在隧洞,灰色长廊向四面延伸下去,区区几百米,却长似一冬。踱出矿洞,远处古木森森,云雾缥缈,回望古山,重归一片神秘和静穆,留给人无尽遐想。

一上午的跋涉早已饥肠辘辘,离开金矿便直奔汤公酒楼。酒楼不大,却装饰考究,镂空雕花的屏风,悠悠然的阵阵筝曲,无不透着古香古色的韵味。烧土鸡、炒竹笋、霉干菜……热菜一碟一碟端上来,虽不名贵却很可口。得知几日后遂昌即将举办“汤显祖文化·劝农”节,不由浮想联翩,当年汤公吃过这农家饭后,坐在戏台下品茗赏曲,文思泉涌,该是何等的惬意啊。

午后,我们游览了南尖岩景区。景区山上的一株茂盛生长的香榧树和旁边依傍着的一节枯黄的树桩,引起了我的遐想。导介绍,这曾经是两棵并肩而立的“夫妻树”,前年南方雪灾后只剩下一棵。人们不忍拔掉枯萎的树桩,便保留原样,并将独活的一棵化名“相思榧”。我站在树下,看着“相思榧”高高耸入云天的枝叶,它似乎还在等待,还在诉说,那该是用绿色的生命诉说着对这片土地亘古不变的忠诚,如同定格灰色的金窟矿洞遗址,如同汤公馆里悠扬连绵的昆曲,如同执着坚韧的小城人民,在历史的画卷上描绘出遂昌千年苍健的壮美。

及至傍晚时分,带着留恋和不舍,挥别了这座如梦如幻的富蕴文化馨香的小城。       


上一篇:扎 西 德 勒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