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家风做好社会表率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7-08-08
弘扬优良家风做好社会表率
——记勘察院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勘察院党支部将过好党的96岁生日与“主题当日”相结合,先后组织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年度先进工作者及民主党派代表,分批次前往浙江浦江县郑宅镇“江南第一家”暨“郑义门”参观学习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努力使党员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为我队转型升级发展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作为浙江省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闻名遐迩的江南古镇郑宅镇“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是日,在教育基地讲解员的引导下,一行人来到了广场第一座牌坊前,上面写着“江南第一家”,全体参观人员在此进行了合影留念。第二个牌坊叫孝义门,第三座名为“三朝旌表”,第四座牌坊是“有序”。“有序”牌坊之后,依次叫“恩德”“麟凤”“取义成仁”“礼部尚书”“九世同居”等牌坊。九座牌坊矗立在古镇入口,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故事,同时也寓意着“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在牌坊群的道路两边,有黑色大理石雕刻的168条郑氏家规。之后,来到了廉政教育展厅,在这里全体党员与预备党员一起,在鲜红党旗下重温入党宣誓。展厅内有郑氏家族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讲述了这个家族历经宋、元、明三代,长达360多年,出仕173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郑氏家族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最后参观了郑氏祠堂,“江南第一家”的匾额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赐,祠堂内多是一些历代名人留下赞美郑氏治家有方,孝义满门之类的墨宝。第一和第二两进由甬道相连,甬道两旁是题写着郑氏家规,共有168条,郑氏家族天天用相关内容来教育子孙,“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
参观完“江南第一家”,面对《郑氏家规》这座历史内涵极其丰厚,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倡导的仁义、勤政、廉政使一行人深受教育,深受启发。在学习教育小结会上,党员们纷纷谈道——
一是传承和弘扬好家风,为全社会做表率。好家风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自身,且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提出了要求,将家风建设提到制度高度,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对“亲属和身边人”就列出了八项禁止性规定,包括以权谋私、婚丧事宜等,这也是党中央以家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转变的重要举措。
二是家风败坏也是腐败之源,当引以为戒。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说:“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与此相呼应,王岐山同志也在中纪委六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来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对党员干部来说,败坏的家风,更往往成为牵引其自身及亲属走向牢狱的绳索。纵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
三是率先垂范,正家风做社会表率。老一代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从严治党,应当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党员更要率先垂范,让好家风成为我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好家风为干好工作提供道德基础,好家风为干工作提供亲情动力,好家风以亲情的愿望和力量,推动感召党员干部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拧成一股绳,促进单位更好发展。
四是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此次家风教育之行,使党员深深感受到家风家教从历史中走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让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传承好家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至关重要,党员干部更应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廉洁修身、清正齐家,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董宏炳)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站前路199号 电话:0577-88419407 传真:0577-88412083 网址:www.zjshiyidui.cn 电子邮箱:zjshiyidui@163.com 邮编:325006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