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发展
分享到

情迷金陵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2-08-30    

情迷金陵


为纪念建党91周年,加强革命传统教育,810日,第二矿勘院一行25人踏上了为期三天的南京之旅。由于受“苏拉”台风的影响,南京连续暴雨,而当我们晚上八点半抵达时,已雨过天晴,我们的心情也顿时明媚起来。

雨花台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屠杀革命者的刑场;解放后,这里开辟为烈士陵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烈士事迹陈列馆,凭吊人流长年不断。雨花台风景区很大,很寂静,庄严而肃穆,这片沉重的土地里溶解的是英雄的身躯和不朽的灵魂。

兜兜转转,反反复复地经过大大小小的湿石道,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墓碑,不知走了多远的路,不知鞠了多少个躬,最终来到纪念馆,在沉重的背景音乐和昏暗的灯光下,播放着一张张无声的黑白照片,诉说着一段段冤屈和悲伤。2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阴霾;10万烈士,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生命,而如今只留下1500个名字和144张暗暗的黑白照片。黑白的印记是先辈22年来走过的沧桑和劫难,也是我们今天前进的导航。历史留下的是无声的碎片,但他们从来不沉默!

走过了那一条红色的革命道路,大家心情都有点沉重。雨花台仿佛就是我印象中南京的缩影。印象里,南京是座沉痛的城,因为大屠杀,因为电影《南京!南京!》,因为那些听过的沉重的历史。看过《金陵十三钗》,哭得稀里哗啦,有感于这座城市的厚重与风韵。

收拾好心情,我们决定跟随历史的脚步,去感受南京从明朝到民国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

阳光笔直地穿透半空中交错遮天的梧桐树冠,打散的光束粗细不等,斜斜地支撑在起伏逶迤的植物园路上,沿路前行不远,便是明孝陵。明孝陵的前世今生有太多故事,神道上的石象路也早已成为一张深入人心的南京旅游名片,很多人对南京的印象都是由一幅深秋神道浓郁而静美的画面开始的。石象路几乎是钟山景区最充满意趣和韵味的一段。对称排列的12对石兽神态温润、祥和恬静,掩映在落英缤纷中,尤能让人安神。

从明朝到民国,在此山步行半小时左右即可实现。从古意缱绻的明孝陵一路上来,时空与心神都在不慌不忙地悄悄完成一趟穿越。当身边的游人渐渐多起来,我便知道,先生近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说的当然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寝。中山陵巧妙地融于钟山的自然环境之中,依势造景,总体结构呈现为一座大气慑人的“自由钟”,顺应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打破传统的蓝瓦白墙,中山陵的设计体系自成一体,逻辑周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四柱三门牌坊,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迹“博爱”二字,让人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经过牌坊,走过静谧、庄严的墓道,墓道两边是高耸的雪松,象征中山先生高尚的精神和情操。墓道前方是陵门,陵门是琉璃瓦配花岗岩的色调,门额上是中山先生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虽然中山先生已逝去,但其灵魂依旧还在,先生的伟大思想和人格精神,以及博大的胸襟,此刻正离我们很近。

参观完中山陵我们便来到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地方——总统府。总统府所在的熙园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今天,总统府保存着诸多完好的近代中西建筑,国内独一无二且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珍贵的文物和史料,风景优美,成为南京旅游必到之所。

总统府的丰厚历史是勿庸置疑的,它的渊源要从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甚至是更早的时候说起,随后的农民领袖洪秀全、两江总督曾国蕃、还有后来的蒋介石、汪精卫等等,这儿当之无愧是一处中国近代史的博物馆,它曾那么真切地见证了中国整整两个世纪的兴衰、屈辱、欢笑和泪水。曾经的繁华与喧嚣,这一刻都尘埃落定,静静地躺在城市的一角,没有卫兵与戒严,没有闲人止步的高不可攀,曾经的蒋公今安在?或许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才是永恒的主题。

到了南京,夫子庙是一定要去的。虽然夫子庙已经成为南京最大商业步行街和特色美食街,但是最吸引人的是夜泊秦淮河。漫步在秦淮河畔,让我想起了杜牧的那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巧妙地将秦淮美景的抒写与对时局的深沉感慨结合了起来。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这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蔷薇色的河流,终于呈现在我的面前。夜幕下的秦淮河两岸,灯火璀璨,很是热闹。站在桥头往河中望去,只见艘艘画舫轻盈驶过,几座画舫泊靠岸边,铺张着复古的优美,举目皆是青砖黛瓦的岸上人家。

这个夜晚,月光很亮,灯光很温柔,走在秦淮河畔,任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宛若游走于时空隧道。曾经的秦淮河是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而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如今河还是那条河,旧景全然翻新,可能已经无法追忆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

虽然南京这座城市历经磨难,有着抹不去的伤痛;但是今天,我更愿意用一种不带颜色不带背景的态度去审视她,揣摩她,欣赏她。一座城池也好,一个人也罢,现在的样子肯定是由过去经历铸就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那过去的也就过去了,何必天天把旧伤揭开看呢?了解她的当下,欣赏她当下的作为,岂不更好?

夕阳西下,旧的过去,新的开始。

踏上归程的动车,古都之行匆匆结束,但故事还会继续。(杨锦洁)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