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
2016年4月,某州保密局接到有关部门转来的案件线索,反映某勘测设计研究院3台连接互联网的非涉密计算机内涉嫌违规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经查,3台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分别为杨某、徐某、石某。2013年以来,因工作需要,3人在履行审批手续后,先后数次到该勘测设计研究院档案室领取了涉密测绘成果光盘(由该院统一向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申领)。为工作便利,3人擅自将光盘内容拷贝到单位配发个人使用的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内,在计算机内长期存储涉密测绘成果,直至案发。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杨某、徐某、石某3人行政警告处分和党内警告处分。
隐患分析
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输涉密文件、资料,相当于将涉密信息置于完全开放的环境,面临极大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被人通过木马攻击、漏洞攻击、钓鱼攻击等网络攻击手段所窃取,导致泄密。当前,计算机网络泄密呈高发态势,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相关人员保密知识、技能不足是一大原因,再就是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用和个人用计算机、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混用现象严重。
防范措施
严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应采取保密防护措施。
(原载于《日常工作泄密隐患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