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速闻

十年三迁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1-06-24

十年三迁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经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三十多年,是中华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十多年。作为一个草根的温州人,同样领略了开拓路上的春丽,享受到了改革枝头的累累硕果,家庭生活今非昔比,其提高之快、改善之大是我三十多年前做梦都不会想到的。

安居乐业,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的最基本祈求。然而,千百年来,却一直是梦想多于现实。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1970年至1977年,本人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期间,居无定所,每到一个矿区,就住在老乡家或自搭的简易活动房里,床铺简单一放,就是我在野外“流动的家”。我们甘于寂寞,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和青春,其间的酸甜苦辣和伴随着的艰辛浪漫,唯有老地质队员方能知晓。

1977年我到地质队机关工作,翌年家属随队。由于妻、女属农业户口,单位不可能安置住房,几度搬迁,几度失所,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1979年,我队在4幢红砖楼南面建了一排9间平房,每间12平方米,大家戏称这排房子为“华侨新村”,其实是夏天如火炉、冬天如冰窖的贫民窟,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地质队贫穷的佐证。当年我家能住进101室,已属有幸。房内门口上方用废钻杆搭一床位,宽1米,高0.5米,这就是女儿晚上睡觉的地方。房内只有一张旧木床、一只旧衣柜和几张生活必需的桌椅,其简陋寒酸的程度一目了然。“方便”要去公共厕所,为了晚上应急,家里备有一只痰盂。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0年。

一迁住房。19851月家属“农转非”后,一直等到1988年,我家分到了原双职工居住的调剂房,即地质大院2301室,建筑面积48.54平方米,月租金2.42元。住进这套二室一厨一卫的房子,虽然卫生间只有2平方米,没有抽水马桶,但一家人当时已经感到蛮大、蛮舒服、蛮幸福了。至此,我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居者有其屋”。

二迁住房。1989128日,我家分到地质大院8104室,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建筑面积56.2平方米,月租金5.06元。这幢房子与之前建造的住宅最大的不同是,有抽水马桶设计,意味着可以告别世世代代“倒马桶”的生活了。新房的厨房、卫生间请泥水师傅贴瓷砖、筑锅灶、安马桶,其它房间自己当粉刷工涂涂料、上油漆。装修购买材料、加上工钱,共支出722.64元,这就是当年温州人住房装修的普遍性费用开支水平。19921229日,我家花了182元购了一台华皇牌煤气灶,从此烧柴灶、烧煤球炉就成为了历史。我家卫生间同年还装了电热水器,洗澡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好事喜事一件连着一件,乐得全家人“翻身农奴把歌唱”。

三迁住房。随着我队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职工个人收入的提高,1995年年底大队决定集资建房。虽然参加集资建房的住户不仅要多出钱,还必须退出已房改的原住房,但大家仍唯恐求之不得。1997年年初,11幢集资楼按时竣工,我成了401室的主人。该室建筑面积78.91平方米,三室二厅一厨一卫,总房价57735.60元。房子按当年温州的低档次进行了装修,总支出34838元。当年6月迁入新住房。看看装修后的住房窗明几净,想想改革开放初期身居陋室十年和随后十年三迁住房的经历,心中的感慨实在无法言表。老伴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多亏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才有了我家今日舒适的安居,现在应该心满意足了,就让我俩在这房子里平静地度过余生吧!”是的,作为工薪阶层,确实应该知足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闪而过,我的人生也步入了老年。在那改革开放之初,一天又一天过着寅吃卯粮的贫穷生活,当时的我,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慢太慢;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衣食无忧的今天,憧憬着追求生命宽度和厚度之时,现在的我,总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太快。在那三年大饥荒的饥不择食的岁月和十年浩劫的大灾难时期,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当身处夕阳无限好的新时代,才明白应该感谢父母适时把自己降生于瓯越大地、把所有的福气赐给咱的大恩。

饮水思源。作为华夏子孙,我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句话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一生中最喜爱的一首歌是:《春天里的故事》。每当在耳边响起“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歌声时,我就会思潮澎湃……


点击量:
分享到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