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由我队地环院承担的苍南县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顺利通过省厅专家组的野外验收和报告审查。
2012年1月,我队地环院接受苍南县国土资源局的任务委托后,立刻成立项目组,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前期研究。2012年5月25 日,项目组编制的“苍南县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设计书”顺利通过省国土厅组织的专家审查。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项目组不怕炎热,加班加点,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及综合研究,并于11月底完成野外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并通过内部审查。
根据调查,苍南县内具有科学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资源分为矿物与矿床、地质(体、层)剖面、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个大类,典型矿床、岩浆岩(体)剖面、岩石地貌景观、海蚀海积景观、瀑布景观和采矿遗迹景观6个类;典型非金属矿床、典型碱性岩体、花岗岩地貌景观、火山岩地貌景观、海蚀、海积地貌景观、瀑布景观、湖泊和采矿遗迹景观8个亚类;石蛋、突岩、石柱、海积沙滩等26个型。县内地质遗迹资源主要分布在玉苍山景区、莒溪景区、炎亭景区、渔竂景区、石聚堂景区和云台山景区。通过对县内地质遗迹进行分类评价与对比研究,判定大玉苍山花岗岩地貌、渔竂海蚀海积地貌的价值属国家级,公婆岩、莒溪大峡谷和瑶坑碱性花岗岩岩体的价值属省级,其它地质遗迹资源属县级。对地质遗迹成因机理以及形成、发育与演化过程提出了科学的解译,充分揭示了其科学价值。根据地质遗迹分布及特点,结合生态环境和其他自然、人文景观的特征进行地质遗迹区划,划定了重要地质遗迹地(点)保护范围,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通过本次野外调查,查明了苍南县内的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类型、特征和保护现状;为苍南县开展地质遗迹保护,特别是玉苍山地质公园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促进苍南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意义。
该项目是我队地环院承担的第二项县域性地质遗迹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我队开展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和其它区域性的地质环境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秦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