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报国

测绘院《永川轮船局旧址文物保护变形监测质量控制》QC成果获省级殊荣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2017-03-08

 

优秀是一种习惯,更是一肩责任

 

测绘院《永川轮船局旧址文物保护变形监测质量控制》QC成果获省级殊荣

 

延伸阅读:“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做小杭州”。光绪年间陆续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温州分局、永川轮船局、永宁轮船局等商贸及管理机构,是如今回望海上旧温州,见证昔日温州商路的重要历史凭证之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建筑、温州第二批“古城记忆”文化景观,温州唯一的近代航运遗存——永川轮船局,其办公场所旧址位于现市区永川路9号,这座由门廊、楼梯间、正楼、院墙围成的巴洛克式庭院式建筑,保存相较完好,对研究温州历史,尤其是航运商贸史,具有深远意义。

 

日前,我队测绘院变形监测QC小组所提交的问题解决型课题——《永川轮船局旧址文物保护变形监测质量控制》QC成果,荣获浙江省2016年度优秀QC成果三等奖,这也是继该课题成果在温州市级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捧回金奖后,取得的更高级别殊荣。

2015年下半年,随着市区新株柏路道路市政工程一体化项目的全面启动,处于新柏路道路建设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建筑、温州第二批“古城记忆”文化景观,温州唯一的近代航运遗存——永川轮船局办公旧址,或将受施工影响,存在发生倾斜、沉降及房屋开裂,甚至倒塌的可能性。受市江滨路鹿城段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我队测绘院具体承担该栋文物建筑的变形监测任务。在对监测数据质量的持续监控中发现,存在个别监测点位数据表现反常、监测点传感器保护不到位、测量过程存在一定违规操作等,严重降低最终数据成果质量的不利现象。

规范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测绘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养成的优秀职业习惯之一。面对任务实施中的诸多不利现象,该院随即抽调骨干技术力量,注册成立由夏易非为技术指导,周治南、章国锋为正副组长,平均年龄35岁的十一人QC小组,以典型案例手段予以重点攻克解决,并为后续同类型项目积累技术经验。

找准病灶,是化解顽疾的首要关键。在队、院两级领导专家的支持及技术指导下,QC小组第一时间进驻现场,精细分工,各司其职,在逐条比照《监测技术方案》,彻底摸清监测控制网布设情况;详细排查成果数据,寻找异常数据活跃点;细心观察技术员的操作流程,分析操作过程中的管控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总结,最终划定出测区外围道路施工对观测过程造成较大影响;文物建筑加固施工对监测传感器造成影响;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差异及为赶工期等因素导致一定违规操作,造成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不合规范要求等四大不利因素,并据此形成详细的要因分析图。随后,紧紧抓住要因的主要方面,认真制定且不断细化改进应对之策,通过强化职业技能专题培训考核评比;强化施工技术交底流程和职责分工;强化关键工序中关键点的操作要求规范;强化质量检查制度、岗前培训制度、事故分析及责任追究制度、奖惩制度的落实;强化生产作业调度和作业方法的针对性等“五个强化”手段,多管齐下,严格严厉地推进实施,在全面有效提升监测成果质量的同时,年轻技术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得以较大提高巩固。

可喜的是,在该项QC活动成果接连收获省市多项荣誉的背后,多篇高质量的技术论文、针对性的作业方法和操作细则,为该院全面启动专业技术质量提升年活动,博得了一个好彩头。(办公室统稿)

 


点击量:
分享到

版权所有: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备案号: 浙ICP备16006943号
CopyRight© 2018 11th Geology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