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价值是探索了解自然规律,掌握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际价值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寻找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作者: 来源:本站 2022-04-12
温州,一座山江海交融的滨海山水之城,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但是你了解它吗?知道风水学鼻祖郭璞为何选址这里建城?记者邀请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傅正园以地质学“将今论古”方法用“地质语言”解读温州建城的风水秘密。
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郭璞选址永嘉郡,以北斗七星的位置定下了斗城的格局。傅正园介绍,温州古城选址充分利用山水自然元素,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地质调查与城市规划的典型案例。
历经三次地质演化
初成斗城结构
傅正园介绍,从地质学角度,斗城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生代白垩纪早期(大概一亿四千万年至九千万年前),我国东南沿海强烈的火山喷发,造成温州及周边形成大量的火山岩堆积,厚度超过1600m,为“斗城”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经过新生代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期的几千万年间地质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形成了市区一带的构造剥蚀山脉,也就是形成了环绕郭公山、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松台山等突起山脉,而城中大南路一带深谷形成,距离地面最深可达100m左右,这就是原始“斗”的骨架。
而经过第四纪(距今约八十万年至约一万年前)的四次海侵海退,整个区域经过四次海水袭来退去,沉积了平坦的土地和河网,构成了“斗底”。“第一、二次海侵,海水沿瓯江古河道入侵,海坛山成了海岛;第三次海侵范围扩大,五座山都成了海岛;而第四次海侵范围更广,温州城的山都变成了海岛,海侵退去后海岛又成了山,于是有了现在平坦的“斗底”,或者说形成了斗的肌体,完成了斗的塑造。”傅正园说。
这就是温州七星斗城的前世由来。
古代地质调查手段--称土重
瓯江南岸土质密度大适宜建城
“其实按照风水原理,温州城址应该在瓯江北岸,但实际选在了南岸。”傅正园说,通过研究,当时古人应该是通过勘查发现,南岸的土质密度比北岸大,地基土承载力比较大,所以才会选址在瓯江南岸。
他提到,称土重就可以确定土质密度。通过选取瓯江南、北两岸的土样进行称重,发现北岸的轻南岸的重。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南岸的土比北岸的密度大,实际上应该是南岸的这种黏土含水量比北岸少,固结程度高,力学强度好,相对的地基土承载力也大。
温州古城选址,不仅是考虑“依江、负山、通水”风水原理,更是因地制宜,是地基土优劣比选的结果。
都说,郭璞登上西郭山(现称郭公山),通眺地形,其中华盖山、松台山、海坛山和西郭山形成北斗的“斗魁”,积谷山、巽山形成“斗柄”温州也因此形成“斗城”之势。“其实登山观得是地貌,也是古代地质调查手段之一。”傅正园提到,“斗城”形象来说,就想畚箕一样,通过观察山、水两种自然元素,可以判断出江河入海口,同时也看出了该地将来作为港口腹地的城市发展用地。
山脚为基岩裂隙水
凿二十八口井解决用水问题
八角井、白鹿庵井、横井(天宿井)、三牌坊古井……在如今的温州城内,这二十八宿井中,部分井水还可使用。这二十八口井不仅对应了二十八星宿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城内的用水问题。
傅正园提到,温州古城原是河网密布,就如同现在的三垟湿地那般模样,这样水系发达的地方为何要凿井呢?因为在没有陡门之前,内河与瓯江相通,河网里的水基本都是咸水浑水,通过研究,当时平原区的孔隙潜水水量小有泥味也有点咸。为此,当时人们就采取了挖井“尝水质”的手段,通过尝水鉴别味道,发现山脚位置的水适合饮用。
“山脚位置的水在地质学用语叫做基岩裂隙水,是良好的地下水。”傅正园说,温州人经常说的“山泉水”就是这种,水质优良,可解决当时城内人民的用水。
说明:
以地质学“将今论古”方法 可删可留,
傅正园提到,“斗城”形象来说,就想畚箕一样, 这行字去掉,平面上的形象可以这么说,但很多了不会这么理解。说斗,又讲畚箕,感觉不合适。
点击量: